湖北雷拓造纸云顶娱乐正规官网-用抗疫的勇气,干掉纸病
编辑:Mr.Guo 来源:网络 发表时间:2020/2/14
纸页定型后表现出来的收缩和卷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浆料上网时的浆网速比选择不恰当,纤维纵向排列所占比例过多而造成的。因为就单根纤维而言,其横向的伸缩率要比纵向伸缩率高出数倍之多,而由于纸机抄造时的型式特性,成纸的纤维排列又以纵向(即纸机运行方向)排列的居多,若无合理的浆网速比,则会造成纤维在纸页中基本呈纵向排列状态,最终成纸则会因纤维在干燥过程中的急剧收缩而形成纸页横幅方向上的收缩或卷曲。(1) 适当调整头箱水位,尽可能做到使浆网速比在合理范围之内。特别是网部、压榨部各开式引纸部位的牵引张力,应在能保证纸幅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张力。适度张紧烘缸干毯或干网,防止偏松状态下,纸幅在干燥过程中自由收缩。若干毯有局部松紧不一致的现象则必须及时调整或更换,否则将会形成纸页局部的收缩、不平整之类的纸病。保持烘缸温度曲线的平滑,避免上下烘缸之间的温度差过大,否则由此产生而造成纸幅两面干燥不一致也是纸张卷曲的主要原因。成纸的光学性能(白度、不透明度)、物理性能(强度、形稳性)以及抄造时所需要的湿强度都和匀度的优劣有直接关系。一般从纤维絮聚的条件来看, 纤维长度越长其絮聚的可能性也越大。而打浆过高,在网部脱水速度太慢又会造成纸胎定型时间过长,纤维重新絮聚的现象。如松香、硫酸铝的加入不恰当,松香加入后尚未完全均匀分散即加入硫酸铝,甚至松香和硫酸铝同时加入就会形成严重的纤维团状组织,上网后无法分散而均匀分布,甚至造成粘网、粘毯、粘辊、粘烘缸的严重障碍,断纸次数也大大增加。因而在网部脱水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降低上网浓度,避免定型过快的现象, 使纤维上网后有充分的重新排列组合的时间。前者是因水位过低造成浆速太慢所致,后者是因水位过高造成浆速太快形成。在生产工艺中特别要注意助留助剂(聚丙烯酰胺)的使用规范,助留剂溶解时必须逐步均匀地散入搅拌桶内,决不允许一次性倒入桶内。溶解和使用的浓度必须严格根据规范要求实行。每吨绝干浆的极限用量应为400ppm左右,通常200~300ppm 。以上各点若不引起注意就会造成纤维的严重絮聚,破坏匀度,干扰造纸过程。(6) 成型板的合理使用可以控制、调节纸浆上网后的脱水速率及成型时间。成型板的定位应根据不同的纸机品种及浆料上网后的状态确定。
有传动的水印辊线速度一般控制在比网速快1%左右的范围。没有水印辊的纸机也可用较薄的塑胶膜 (约0.15~0.2mm) 折叠成双层,卷在铁管上固定,以其折叠后的园弧顶端拖浮在纸胎进入真空吸水箱之前的网上,也能起到相当于水印辊的整饰作用。
成纸产生鼓泡、荷叶边之类的纸病的症结:首先是纤维交织状况差,匀度不良,其次是强急干燥或过度干燥。(1) 根据调整匀度的方法仔细,反复调整到纤维交织最理想状态。
(2) 检查调整烘缸温度曲线及进汽总压力,控制烘缸温度曲线保持平滑渐进的干燥过程。成纸水分必须保持在工艺范围之内,特别是环境湿度较高的阴雨天气,成纸水分尤其不能偏低。
(3) 检查烘缸毛布的张紧程度, 使之保证具备其对干燥过程中的纸幅的约束能力。
(4) 在制品经环刀切纸机分切成平张待选时以及整选后待包装时均有塑料布做成的防潮袋将纸幢封套好,防止纸页吸湿。
(5) 荷叶边的形成则多为纸幅边缘的定量过轻或经压辊和压光机的不均匀的辗压, 致使纸边厚度过低而造成的。孔洞形成的原因较复杂, 概括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因素:浆内因素形成孔洞表现为孔洞边缘界限不明显, 一般呈现由周围到中心逐渐变薄直至贯通穿孔或不穿的透帘状态。(1) 如属于树脂析出、松香点之类障碍,在孔洞边缘或未造成孔洞的中央可以见到透明状的油性物质的残面。绝对不允许松香加入浆料后尚未完全分散,即加入硫酸铝,或是硫酸铝与松香同时加入。预防树脂析出的障碍可在打浆前的浆料中添加少量石粉。(2) 淀粉、AKD 胶、保留剂等团块造成孔洞之类纸病时也见到透明状物质,但不如树脂、松香类有明显油性, 这一点要仔细观察, 认真区分。AKD的保存使用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保证贮藏温度必须保证在50°C以上300°C 以下为宜,国产AKD 出厂后的安全保质期仅为一个月,特别是夏季,若存放条件差的话胶液很快即会水解结块、粘度增稠,发生此类情况后的AKD绝对不能投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抄造障碍,后果损失会十会惨重。故AKD使用前的检查十分重要,此类问题发生后,除了进行必要的彻底清理、清洁外,还应注意对此类纸要“忍痛割爱”,能够分拣的要尽力分拣出来处理,数量过多无法分拣的宁可将这部分成品降低等级卖出去,也尽量不要再回抄,防止恶性循环,得不偿失。如果是因网、毯、压辊之类器材造成的孔洞, 一般破洞的边缘界限较明显,而且有明确的规律性,且以网、毯的周长为间隔而重复出现。这类器材本身的毛病影响成纸质量时必须马上停机修整器材或是更换。所谓外部因素造成孔洞的问题, 比较常见的有刮刀屑、碎纸片和滴水以及复卷机接头用胶带等。刮刀屑、碎纸片形成的孔洞应定期清理刮刀, 发现刀片刀口不密合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断纸后及时清理。滴水形成的孔洞较容易发现但难以处理, 特别是烘缸罩内的冷凝水,一旦产生以后很难在生产过程中彻底清除, 只有不断清理或采取遮挡的方法去处理。胶带纸混入损纸后将会给抄造带来极大的困扰, 不但会造成纸上的孔洞, 这部分损纸回抄后还会恶性循环重复影响生产, 因而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胶带的使用和回收。针孔是薄型纸生产中较常见的纸病,一般认为是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处理这类纸病时应尽可能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因为这类纸病无法直接从纸页的外观去分析、判断产生的原因。(5) 填料粒径较粗或松香颗粒粗,网上填料和细小纤维保留率过低也会造成此类纸病。上述对造纸生产过程中常见纸病及其处理方法供造纸同行共同学习探讨,以期为造纸企业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